公共营养知识:鳟鱼的药用价值
  
  
   时间:2015-05-21 02:10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考试驴 点击:
   
   次
  
  
  公共营养知识:鳟鱼的药用价值, 药名:鳟鱼别名:鮅、赤眼鱼、红目鳟、红眼棒、红眼鱼、醉角眼、野草鱼来源:公共营养师考试频道 点...信息由中大网校公共营养师
  
  
   
    
     | 
药名:鳟鱼 别名:鮅、赤眼鱼、红目鳟、红眼棒、红眼鱼、醉角眼、野草鱼 来源:考试大
 汉语拼音:zun yu
 英文名:Trout
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qualiobarbus curriculus (Richardson)
 归经:胃经
 功效:暖胃和中;止泻
 考证:出自《本草纲目》 。《纲目》:鳟鱼,处处有之。状似鍕而小,赤脉贯瞳,身圆而长,鳞细于鲜,青质赤章。好食螺蚌,善于遁网。
 科属分类:鲤科
 拉丁文名:Squaliobarbus ourriculus 来源:考试大
 主治:反胃吐食;脾胃虚寒泄泻
 生态环境:栖息于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或湖泊。为杂食性鱼类。
 采收和储藏:常年均可捕捞,捕后,除去鳞片及骨脏,洗净鲜用。
 用药禁忌:患疮疡疥癣者慎服。来源:
 功效分类:温里药
 性味:味甘;性温
 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。
 用法用量:内服:煮食,100-200g。
 出处: 《中华本草》
 
 相关推荐: 公共营养知识:鳟鱼的物种属性 公共营养知识:鳟鱼的养殖技术 公共营养知识:鳟鱼的基本介绍 公共营养知识:鳟鱼的生理特征 更多信息请访问: 点击进入:中大网校公共营养师网校课堂 (责任编辑:) 共2页,当前第1页  第一页  前一页  下一页 (责任编辑:admin)
 | 
   
   
  
  
  
  
  
  
   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